中德关系巨大阴影:两家孔院首临关闭,谁在捣鬼?
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162个国家有540家之多,是中国扩大国际影响的重要软实力。在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发起的“脱钩”政策之时,孔子学院的作用与命运,尤其引人注目。
近年来不时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比利时等国家传来消息,一些孔子学院因各种原因被关闭。德国的孔子学院到现在为止,一切工作还在顺利进行,在很多地方深获当地德国人的肯定。
但是,近日却突然传出,德国汉堡大学决定,到今年年底合约到期后,终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也就是说,原来一直设立在汉堡大学里的孔子学院,将面临被关闭的命运。
此前传言要到今年4月底关闭的杜塞尔多夫孔院,前景也不明朗。
德国,难道也要跟随美国起舞,对孔子学院动手了?什么人在背后兴风作浪、推波助澜?
截至今年年初,德国共有19所孔子学院,这些孔院均与当地大学合办,大部分也设立在各地的大学里。
2006年4月27日,德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柏林自由大学建立。2017年4月,德国第19所孔院在波恩建立。
德国19所孔院分布图
德国孔院信息网首页
据消息人士透露,按照当初的设想,在中国汉办的统筹下,中国大学与德国大学合作设立各地的孔院。汉办每年提供大约10万欧元的经费,而合作的德方大学提供办公教学场所。双方各有一位院长。授课的汉语教师则来自中国和德国两个方面。
在德国最初本来设想,每一个州建立一所孔院。但后来有很大变化。首先,在巴伐利亚州第一所孔院于2006年5月2日设立于纽伦堡-埃尔朗根大学,不是在首府慕尼黑。后来在2009年慕尼黑设立了一个“孔子课堂”,经过几年的争取,终于在2012年9月也升格为孔院。由此,巴伐利亚州有了2所孔院。
后来,在北威州建立了4所孔院,在下萨克森州建立2所孔院。但在萨尔州、石荷州、萨安州没有孔院。
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孔院在德国的处境要更宽松一些。德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一个政府首脑参加孔院开幕式的国家。
2016年8月30日,在德国波罗的海海岸的小城施特拉尔松德 (Stralsund),德国第17家孔子学院——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被宣布成立。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其“政治故乡”(这是她的选区)为孔院揭牌。该孔院由施特拉尔松德应用科学大学与中国合肥学院共建,并以中医为主要特色。
2016年8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Stralsund孔院成立揭牌典礼并致辞
中国至圣先师孔子来到杜塞孔院 中德嘉宾同庆孔子诞辰2567周年
7月20日,德国《世界报》率先报道一条爆炸性新闻:第一批高校切断与孔院的关联。
7月20日,德国《世界报》报道:《第一批高校切断与孔院的关联》。
这里提到的“第一批”高校,其实就是汉堡大学和杜塞尔多夫大学。
《世界报》的报道说,汉堡大学校董会不愿意继续冒险受到来自中国的影响和科学研究的损失。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该校发言人表示,这一决定不涉及到内部的法律争议问题。
德国的《研究与理论》网报道,7月24日,周五,汉堡大学发言人对德新社表示,汉堡大学已经通知当地孔院,决定解除2007年签订的合作协议。
此外,汉堡大学决定,作为“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协会”的成员身份,也将在2020年12月31日结束。
汉堡孔院在2007年9月20日成立,由中国复旦大学和汉堡大学合办。
汉堡孔院2007年9月20日的成立典礼。出席者有时任汉堡市长Ole von Beust(左五)、时任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马晋生(左三)、时任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参赞刘京辉(左四)等
作为结束合作的原因,汉堡大学说“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政策改变”了。而列举的例子是中国有多所大学从校训里删除了“学术自由”的条款。而汉堡大学做出此一决定时,也接受了“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HRK)和“德语地区汉学协会”(Deutsche Vereinigung für China-Studien,DVCS)的建议。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德语地区汉学协会”在德国汉学界并非有很大影响力的组织,其理事会成员也没有德国当代著名的汉学家。为什么汉堡大学的决定要询问这个协会的建议?
“德语地区汉学协会”会址在柏林洪堡大学,现任主席为维尔茨堡大学教授Dr. Roland Altenburger先生。这个协会在1990年春天成立,当时德国尚未统一,属于原东德的汉学家们交流的团体。德国统一后才影响到西德地区。
该协会在2018年12月1日大会上,通过了一个决议,标题为《德国学术机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往的行为建议》。
“德语地区汉学协会”2018年年会上通过的文件:《德国学术机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往的行为建议》。
在这个文件第四条和第六条,都提到德国学术机构与孔院的关系问题。
在第六条中提到,德国的大学与中国孔院合作时,不能让该大学的其他下属的机构的学术自由受到影响。或许,这就是汉堡大学要接受此协会建议的原因。
据消息人士透露说,在2015年时,汉堡孔院计划举办一个对话活动,内容涉及到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一些敏感的事件。活动后来被取消了。因为此事中方更换了当时的院长。
去年12月22日,正好是德国的圣诞假日开始的时候。德国《每日镜报》发表了一文,题为《德国首个大学对有争议的孔院表示忧虑》。
德国《每日镜报》2019年12月22日的报道。配图为2016年8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左二)、中国汉办主任许琳(左三)和时任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左四)出席Stralsund孔院成立揭牌典礼
波恩的《总广告报》(General Anzeiger)在今年1月15日做了更为详细的报道。
报道说,杜塞大学是德国第一家宣布终止与孔院合作的德国大学。大学的校长委员会早在2016年就决定,与孔院的合同在2020年4月到期,之后不再延长此一合同。杜塞大学给出的理由是:这种合作无法排除来自中国的意识形态的影响。
北威州科学教育部长Isabel Pfeiffer-Poensgen在州议会里将杜塞大学的说明分发给了议员们。
今年1月15日波恩的《总广告报》(General Anzeiger)的报道:有关北威州中国教学的讨论。配图为:2017年波恩大学校长Michael Hoch 为这里的孔院成立揭牌
杜塞大学在回答媒体询问时补充说,我们至今没有具体的证据证明这种来自中国影响的存在,但是我们无法全面排除这种可能,因为孔院直接与中国政府机构连接。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次解约也顺理成章,因为孔院没有明显的科研任务要承接。
杜塞尔多夫的孔院于2006年6月2日成立,由杜塞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合办。
时任孔院德方院长培高德博士(Cord Eberspächer)认为,这一解约还不意味着孔院的关门。孔院正在与其他合作伙伴和杜塞尔多夫市商谈,希望能将让这种合作继续下去。杜塞现在成为中国商家在德国投资的重要基地,因此孔院的存在也很有必要。这种商谈到4月底以前要有一个结果。
杜塞市政府当时并不想多谈这种商谈的进展情况。市政府表示,现在正在审视未来如何重新确立与孔院的合作。
北威州绿党州议员 Matthias Bolte-Richter就孔院问题向州政府提出咨询。州科学教育部长Pfeiffer-Poensgen女士回复说,或许在德国大学建立孔院对于学术自由来说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这会导致事先的审查和单方面的正面宣传。北威州的另外3所孔院分别位于波恩大学、 Duisburg-Essen大学和Paderborn大学。这里的合作双方以负责任和批评的态度来维持这种合作。
到今天为止,杜塞孔院还没有关门。尽管原德方院长培高德博士(Cord Eberspächer)已经离职了,但其他教职员工还在。因为疫情的影响,杜塞孔院未来的命运如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说法。
德国路德维希港专科学院东亚学院汉学家和前院长鲁道夫(Jörg-Meinhard Rudolph)教授是最早在德国攻击孔院的学界人士。他曾经任教的“东亚学院”(Ostasieninstitut der Hochschule Ludwigshafen am Rhein)开设中文与经济管理课程,为德国公司培养外派中国的高管人才。
鲁道夫曾在中国外文出版社工作过多年,后来负责组建“中国德国商会”(Die Deutsche Handelskammer in China)并担任首任总干事。现已退休。
回到德国后,鲁道夫成为德国汉学界对中国政府持敌视态度的代表人物。2011年,他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整版长篇文章,发出了攻击孔院的信号。他在文章中收集了中国报刊有关报道和照片,证明孔院受到中国汉办、中宣部和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人的领导。
他的基本论点是:孔子学院与德国歌德学院尽管看上去相似,但有很大的不同。设立在中国以及其他各国的歌德学院,均是由德国政府支持的独立文化传播机构,而孔院则进入了德国大学,与大学合办。他主张要将孔院从德国大学中剥离出去,因为孔院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控制和领导的文化机构,会对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产生不利的影响。
鲁道夫的文章在德国引发了一场激烈辩论。2012年1月,辩论双方的代表人物聚集在汉诺威中国中心,举行了一场题为《孔子学院,支持还是反对?》的公开讨论会。鲁道夫和时任中国驻德使馆公使衔参赞江锋,以及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主任朗宓榭(Michael Lackner)和该校孔子学院的副院长出席会议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数十名中德学者、政客、企业家与会。
鲁道夫认为,孔院设立在大学里,德国汉学界的学术独立性会受到制约。德国没有一个民主党派向一个研究机构提供经费,但是德国的高校却接受中国提供的经费。一些敏感话题在孔子学院就会避而不谈。
德国《世界报》驻华记者约翰尼·埃尔林也支持这一说法,认为孔院究竟有多透明值得怀疑。
朗宓榭主任驳斥了中国出资方通过文化项目会对德国高校直接施加影响的观点。他将孔子学院称为一间“实验室”,在这里德中双方尝试着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德国方面甚至可以对中国高校施加一定的影响。
不少与会者也驳斥了鲁道夫的说法。由于孔院的财务多为德方院长负责,一些孔院德方院长反应尤其强烈,称孔院花的每一分钱均有据可查,要求鲁道夫等人拿出孔院不透明的证据。
至于中国政府“控制”孔院一说,也有人提出反问:默克尔等德国政要经常出席足球赛、音乐节等活动,难道说这些活动也都受到了德国政府控制?
鲁道夫为德国反对孔院的势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炮弹。此后各种反对孔院的呼声,均会引用他的说法。
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德国媒体突然聚焦孔子学院,发表了多篇报道和评论。
这些报道,基本上都是围绕德国自民党联邦议会议员Jens Brandenburg在去年11月份对德国联邦政府发出的一个咨询,核心内容是“中国孔子学院在德国高校的行为”。
联邦教育部去年底就此给出的答案是,德国境内的19家孔子学院为了推广“中国特色外交”,“在中国的软实力政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属于公立媒体德广联的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在今年1月20日对此做了详细报道。该报道宣称,孔子学院原本应该服务于中国和德国民众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富有批判性的对话。但中国政府用德国纳税人的钱在搞宣传工作。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在今年1月20日的报道:CKP远程操纵?
Jens Brandenburg议员对媒体说:“目前的问题就是:我们继续用德国纳税人的钱在高校中为中国共产党提供直接进行政治宣传工作的平台。这些事情不应该在德国高校发生。”
这种说辞对煽动德国民众的情绪有一定作用,毕竟纳税人的钱如何使用,在德国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相反,政治立场问题,对民众来讲似乎事不关己。
本文开头提到的德国《世界报》7月20日报道中提到,德国联邦议会自民党党团要求重新考虑与孔子学院的合作问题,提出“为保障研究,保护教学,德国高校应终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据称,自民党计划在9月份,也就是夏季休假以后在联邦议会提出该议案。
现在看来,如果今年9月份德国议会真的要讨论此一议案的话,则会对孔院在德国的地位带来不利的影响。不管此议案是否能通过,讨论过程本身就会造成伤害。
本来高扬经济自由化的德国自民党一向与中国官方有着比较良好的互动。其党内成员也经常出现在中国官方在德国组织的各种经济、文化类交流活动上。而如今,从德国政界内部向孔子学院“开炮”的主力军恰恰是德国自民党。
自民党目前的民调支持率在6%到8%之间,是进入德国联邦议会的6个政党之一。
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7月自民党与中国方面发生的冲突事件。该党主席林德纳率领其代表团访华时,先在香港与发动抗争运动的反对派人士进行了会晤,接下来在北京的一系列会谈日程被临时取消。后来该党议员和外交专家延森(Gyde Jensen)未得到中方入境许可,不得不取消访华行程。
除了上面提到的汉堡大学和杜塞大学外,德国大多数大学仍希望让孔子学院继续运作。法兰克福大学表示,有关政治渗透、自我审查和间谍活动的报导只是谣言,汉诺威(Hannover)、杜伊斯堡(Duisburg)和特里尔(Trier)的大学也不同意德国政府的看法。
也就是说,德国的19所孔院中的17所,没有改变原来的立场,在这里的德国大学和中国大学的合作将继续下去。
本来,汉堡与杜塞尔多夫两个德国城市,分别是上海和重庆的友城,对中国的关系可谓最为紧密。而恰恰是在这两个城市中的孔院出现了问题。这实在让人感到痛心。
应该说,西方国家目前出现针对孔院的一些批评意见。这些批评的矛头其实是指向中国政府的,而不是孔院本身。
为此,2020年7月5日中国教育部对外发布的公告称,“教育部设立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孔子学院品牌将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全面负责运行”。这意味着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不再负责由其打造出来的“孔子学院”的运作。
希望在一个独立的基金会的管理下,孔院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应该考虑,是否仿效德国歌德学院的做法,在德国设立独立自主的孔子学院,中国方面自己管理和运行。在这种模式下可以考虑减少孔院的数量。像德国这样规模的国家,设立3到4所孔院就比较适合。
面对西方反中势力的进逼,中国方面应该及时和有的放矢地反击,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孔子学院毕竟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一张最靓丽的名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